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科技动态

发现肠道病菌致病机制有助开发新疗法

  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肠道致病菌入侵肠道时引发免疫反应会对肠壁进行修复。新发现对开发防治肠道致病菌的新手段,缓解因滥用抗生素所导致的耐药性增加的严峻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人类健康的大肠是无氧环境,有益微生物可在此繁殖生长,而致病肠道菌如大肠杆菌则需要在有氧环境中生存。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肠道致病菌可释放毒素,损伤肠壁,引发腹泻。为了修复损伤,人体将加速上皮细胞的分裂,形成新的肠壁,这将使黏膜表面产生许多不成熟的细胞。这些新细胞富含氧气,可提高大肠环境的氧气水平。在这一新环境中,肠道致病菌将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战胜厌氧微生物,从而导致人类生病。
  随着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一些耐药菌已开始对一些特异性药物不再产生反应,人类近50年来在抗击感染性疾病上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已处于危险之中。耐药性问题已渐渐演变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威胁。今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确定了三株需引发关注的耐药菌,分别是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和淋球菌。今年5月,英国政府的研究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每年将有1000万人口因产生耐药性而感染致死,其经济成本将高达100万亿美元。
  有关肠道菌的研究亦属新兴研究领域,被视为有力竞争诺贝尔奖的热门研究领域。其研究涉及耐药性研究、肠道菌群失衡、肥胖症、炎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胃肠道癌症、心血管病、脂肪肝脏疾病、孤独症、关节炎和哮喘等诸多疾病。
  新发现对开发新的肠道疾病治疗策略意义重大。科学家认为,新治疗手段可重点针对肠道功能的损伤,为有益微生物提供其组成成分,或加强其阻止肠道致病菌入侵的能力方面着手。

[2016-10-08]

版权所有  长春中医药大学科研处  网络信息员:郭骏骐
地址: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邮编:130117  传真:0431-86172168
项目科:0431-86045205  成果科:0431-86045421
实验室管理科:0431-86045206 综合科:0431-86175208
欢迎第 位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