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科技动态

日研究从千足虫体内高效提炼药用成分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在该国九州和本州地区分布的一种千足虫(学名马陆)含有一种制取某些医用和农用药物所需的酶,在它们身上提取这种酶的效率比常规方法更高。

  富山县立大学的浅野泰久教授和同事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这种千足虫体长约3厘米,拥有约100只脚,对人和农作物没有危害。当它们在栖息地大量繁殖时,其平均分布密度高达每平方米103条。

  这种千足虫在受到攻击时,会释放出氢氰酸气。研究人员由此推测其体内应有合成氢氰酸的酶,并着手研究。

  研究小组在九州地区的杉树林收集了约12万条千足虫,然后将其磨碎,从生成的液体中提取出了可合成氢氰酸的羟基扁桃腈裂合酶,平均每公斤千足虫可获取约0.12毫克这种酶。

  羟基扁桃腈裂合酶可用于制造某些消炎及心脏病药物和农药。目前该成分主要从杏仁中提取,而千足虫体内的羟基扁桃腈裂合酶具有独特结构,活性更高,提取效率比用杏仁提炼高出4倍以上。而且这种“虫酶”在高温下也不易被破坏,稳定性良好。

[2015-09-15]

版权所有  长春中医药大学科研处  网络信息员:郭骏骐
地址: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邮编:130117  传真:0431-86172168
项目科:0431-86045205  成果科:0431-86045421
实验室管理科:0431-86045206 综合科:0431-86175208
欢迎第 位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