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科技动态

肠道细菌控制人体对抗癌药反应

  人体肠道内寄生着数十万亿个细菌,它们能影响体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美国和法国的科研人员日前发现,肠道菌群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期刊《科学》上报告说,常用于癌症化疗的药物环磷酰胺能够破坏肠道黏液层,让肠道细菌进入循环系统,其中一些到达脾和淋巴结的细菌能促进形成免疫细胞,而后者会攻击癌细胞。但当研究人员用抗生素杀死实验鼠的肠道细菌后,环磷酰胺间接促生免疫细胞的能力会大大降低。

  《科学》同期发表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另一项研究显示,科研人员选取正接受化疗、存活率为70%的癌症实验鼠,并用抗生素杀死其肠道细菌。结果导致这些实验鼠摄入的化疗药物不再起作用,它们的存活率在两个月后下降到20%。

  研究人员还测试了一种用来治疗结肠癌的药物奥沙利铂。在测试对象的肠道细菌状态理想时,这种药物的效果最佳。但当使用抗生素杀死肠道细菌后,奥沙利铂的药效大打折扣。

  美法两国研究人员表示,医生经常需用大量抗生素为癌症患者预防感染,但就上述研究成果来看,抗生素可能会影响抗癌药的疗效,但将这些新发现应用到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两项研究还显示,对于不同的抗癌药,助它们一臂之力的肠道细菌种类也不同。但此前也有研究发现,某些种类的肠道细菌还可能促进肠癌发生,因此盲目地补充肠道细菌是不可行的。

[2013-12-16]

版权所有  长春中医药大学科研处  网络信息员:郭骏骐
地址: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邮编:130117  传真:0431-86172168
项目科:0431-86045205  成果科:0431-86045421
实验室管理科:0431-86045206 综合科:0431-86175208
欢迎第 位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