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科技动态

新技术使部分肺癌检测提速减价

我国肺癌检测技术获突破性进展

  经3年多临床攻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发明了一种能快速准确检测携带“ALK融合基因”的肺癌分子诊断技术,可为患者节省巨额检测费用,并为晚期肺癌患者选择“有特效的”分子靶向药物进行个性化治疗赢得宝贵时间。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国际著名肿瘤学期刊《临床癌症研究》上。
 
  “ALK融合基因”是癌基因,存在于3%—7%的非小细胞肺癌中,以该癌基因为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Crizotinib可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诊断出携带“ALK融合基因”的肺癌,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目前,国际上“ALK融合基因”检测技术复杂,至少需2天时间完成,每例价格高达1500美元。

  陈海泉在一次研究中意外发现,当“ALK融合基因”发生断裂后,人体内的“激酶域”表达会显著增高,而“非激酶域”则不表达或低表达。根据这一特点,陈海泉课题组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实时定量的ALK融合基因检测”新技术,通过检测“ALK融合基因”断裂点前后ALK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快速而准确地诊断出ALK融合基因。经验证,应用该新技术对95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的检测结果发现了40例携带“ALK融合基因”的阳性标本,敏感性、特异性均达100%。此外,该技术还具有高通量、低成本等优势,可在90分钟内完成48例样本的检测,每例检测成本不超过30元。

  据悉,为表彰陈海泉的杰出贡献,美国胸科医师学院已决定,在即将举行的2012年年会上授予其“阿尔弗雷德·索弗研究奖”。

[2012-10-15]

版权所有  长春中医药大学科研处  网络信息员:郭骏骐
地址: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邮编:130117  传真:0431-86172168
项目科:0431-86045205  成果科:0431-86045421
实验室管理科:0431-86045206 综合科:0431-86175208
欢迎第 位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