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科技动态

在日华人学者完成脑外科介入手术辅助系统人体模型实验

  日本香川大学科研人员在哈尔滨举办的2011年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复合医学工程会议上,发布了一套脑外科介入手术辅助系统及人体模型实验报告,引起了与会国内外百余位医学及工程技术专家学者的关注,这套辅助系统有望帮助医生提高高难度介入手术的成功率。

  介入治疗是指医生在病人血管和皮肤上做极小切口用导管等器械通过人体血管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日本香川大学教授、中国哈尔滨工程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郭书祥介绍,目前世界上肝脏、心、肺等部位的介入手术技术已较为成熟,但脑外科介入手术相当复杂,医生需要经过很长时间培训才能够进行这种手术。

  针对这一难点,由郭书祥教授带领的香川大学科研团队开发了针对脑神经外科应用的介入治疗辅助系统,包括介入手术辅助系统和医生训练系统两个部分。

  据了解,介入手术辅助系统是医生通过计算机和配套开发的控制器,用自动化机械系统,通过模仿医生的手部动作,将导管送入患者体内,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从而使手术达到更好效果。

  导管操作端装有多个传感器,一部分传感器用来测量导管送入过程中产生的阻力,这部分信息被送回到操作器,医生可以实际感受到导管的操作。同时,导管前端、侧面安装了传感器,可以充分获得导管与血管的碰触信息,从而避免医生因力度过大而损坏血管,降低手术危险。

  郭书祥介绍,目前科研人员已经在人体模型上顺利完成了相关实验。在实验中,操作者利用这套辅助系统,顺利地将导管送达“患者”头部血管的病灶。

  在这次“手术”实验进行的同时,医生的操作过程被完整地保存起来。以往富有经验的医生在介入手术中控制导管的力度、旋转的角度等经验很难传授,而这套介入手术辅助系统将经验丰富的医生的操作记录下来,作为医生训练系统,用于对年轻的医生的训练。

  目前,这一系统已进入医学院高年级学生和实习医生的测试阶段。

  2011年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复合医学工程会议于5月22日至25日在哈尔滨召开,国内外120多名医学及工程技术领域专家学者参会。

  这次会议由哈尔滨工程大学主办、日本香川大学协办,旨在促进中国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发展,发布医工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探索新型的诊断、治疗技术。

[2011-05-30]

版权所有  长春中医药大学科研处  网络信息员:郭骏骐
地址: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邮编:130117  传真:0431-86172168
项目科:0431-86045205  成果科:0431-86045421
实验室管理科:0431-86045206 综合科:0431-86175208
欢迎第 位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