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科技动态

科学家首次找到中国人肠道“减肥菌”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揭示与中国人肥胖相关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现口服多形拟杆菌(BT菌)可降低小鼠血清谷氨酸浓度,增加脂肪细胞的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过程,从而降低脂肪堆积,达到减重效果。6月19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

  目前,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攀升。肥胖与超重是导致慢性代谢紊乱的主要病因。如何能够找到安全有效的减肥靶点和药物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研究表明,肥胖人群存在肠道菌群结构失调、细菌多样性下降等问题,然而人们对与肥胖相关的细菌仍所知甚少。

  据介绍,BT菌具有代谢谷氨酸盐的能力,而谷氨酸盐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味精的主要成分,过量摄入可增加中国成人超重的发生风险。

  为了进一步证明BT菌在减肥获益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分析了接受减重手术(袖状胃切除术)的肥胖患者手术前后的肠道菌群特征谱的变化,发现肥胖患者肠道内下降的BT菌在减重手术3月后即明显升高,恢复至正常体重人群水平,同时,术后血清谷氨酸水平亦明显下降,同样接近正常体重对照人群。这些研究结果提示,BT菌水平的恢复可能有助于肥胖患者的减重过程。

  “由于我国人群的饮食特征和遗传背景与西方人群相差甚大,菌群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宁光表示,这项工作无疑为未来针对中国人减肥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候选菌株。

[2017-06-27]

版权所有  长春中医药大学科研处  网络信息员:郭骏骐
地址: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邮编:130117  传真:0431-86172168
项目科:0431-86045205  成果科:0431-86045421
实验室管理科:0431-86045206 综合科:0431-86175208
欢迎第 位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