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细胞在不断分裂,每一次分裂都需要精准复制,癌细胞却并非如此。在黑色素瘤、胰腺癌、肉瘤和乳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中,研究者都发现了大量的基因复制错误。近期发表于《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癌细胞的基因复制错误很可能就是其耐药的原因。而癌细胞基因复制错误的出现,与易错修复基因复制通路激活相关。
此前,科学家已经发现,癌细胞会累积遗传变异,但对于该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却一直没有答案。本项研究通过分析癌症患者靶向治疗前后的活检样本,发现在靶向治疗后,癌细胞的DNA损伤水平比治疗前高得多。进一步的全基因测序结果表明,mTOR基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TOR是一种压力感应蛋白,它的信号传导能够影响癌细胞参与DNA修复和复制,影响基因表达。在易错修复基因复制通路中,mTOR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人员通过调控mTOR基因,的确改变了癌细胞的基因复制错误数量。因此研究人员推测,在常规的靶向癌症治疗基础上,添加靶向DNA修复机制的药物,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疗效。这一推论目前已在胰腺癌小鼠模型中取得了初步验证。
总的来说,耐药是晚期癌症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不管多么有效的治疗,都可能发生耐药。一旦耐药发生,本来起效的治疗不再有效,已经消失或缩小的病灶重新变大,甚至发生远处转移。了解癌细胞耐药的机制,无疑将帮助医生制定出新的治疗策略,更好地抗击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