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平台建设

吉林省科技厅——中韩传统医药研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成立时间:2011年

批准单位:吉林省科技厅

研究方向:

  方向一:中药活性成分研究;

  方向二:中药新制剂及新剂型研究;

  方向三:中药有效成分生物活性研究;

  方向四: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研究。

人员组成:

  平台负责人:邱智东,男,1965年生,中药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药剂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新药评审咨询专家,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咨询专家,吉林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评审专家。

  平台现有主要技术人员20余人,主要技术人员包括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助教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数十人。其中主要技术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7人,博士在读4人,具有硕士学位6人,学士学位5人。青年教师不断加入科研工作中,学术队伍年轻化,师资力量雄厚。整个科研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均较合理,特色鲜明。

方向一:中药活性成分研究

方向带头人:

  李勇,男,1968年生,中共党员,理学博士,副教授,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协会高级会员,吉林省微量元素科技协会会员,韩国釜庆大学研究教授,韩国济州岛大学研究教授。主要从事中药、微生物真菌和细菌的有效物质基础、生物活性及新药研究以及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工作。先后成功开发出国家级新药五项(已获生产批号),获奖励证书十余项;已出版的SCI论文近30篇。已出版英文学术专著一部;先后三次被国际学术大会邀请作口头演讲。

   研发团队9人

方向二、中药新制剂及新剂型研究:

方向带头人:

    董金香,女,1963年生,副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制剂及新剂型开发研究。目前共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数项,吉林省科技厅、教育厅、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0余项。近年来在国内发表论文20余篇。

  研发团队5人

方向三、中药有效成分生物活性研究

方向带头人:

  林喆,男,1966年生,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工作于长春中医药大学研发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专家库成员,中成药杂志编委。中国药膳研究会膳用药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复方制剂分子药理学及其应用研究。共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十几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

  研发团队3人

方向四、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研究

方向带头人:

  王德友,男,1956年生,医学学士,教授,中药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药学院中药教研室主任,省优课程中药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复方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主持承担长春市科技局科研项目2 项,横向科研课题2项。主编教材《中医学》一部;副主编教材《中医学》一部;副主编教材《中药学》一部;副主编教材《中药学基础》一部;参编教材《中药学》二部。学术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研发团队4人

研究内容

  1、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主要采用现代色谱学和光谱学技术对传统中药和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构效关系、结构修饰及中药新药作用物质基础的药效学加以研究。 

  2、中药新制剂及新剂型研究:以中药学、中药化学、物理化学为研究基础,应用现代的超微粉碎、膜分离、大孔树脂分离、超临界萃取等技术,研究设计中药新制剂、新剂型;选择疗效确切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验方进行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技术转化名贵中药材。

  3、中药有效成分生物活性研究:本方向主要针对中药材及经典复方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构效关系、毒副作用等进行研究,同时开展单体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4、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研究:通过中医基础之精髓来探讨中药调节平衡的基本原理、药效特征,并结合现代最新技术加以科学论证,为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

成果展示:

获得的部分科研成果及证书

平台负责人获得的聘书

平台负责人科研工作照

平台牌匾

仪器设备:

三台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岛津、天美

高速离心机、旋转蒸发仪等设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气相色谱仪GC-14C

[2013-09-22]

版权所有  长春中医药大学科研处  网络信息员:郭骏骐
地址: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邮编:130117  
项目科:0431-89989168  成果科:0431-89989166
实验室管理科:0431-89989160 综合科:0431-89989155
欢迎第 位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