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部门: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批准时间:2017 年
平台负责人:冷向阳
平台简介:面向中医骨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协同网络为支撑,通过中心建设,实现理论、基础、临床、产业之间的多层次转化,搭建功能结构合理设备配套先进,能够满足临床研究需要的临床大数据平台和学术网络平台。 依托平台,发挥创新的中医骨病“肾主骨”理论指导作用,研究公认的中医骨病临床诊疗指南或技术方案:制定标准的中医骨病共性、特色技术操作规范:开展中医骨病机制研究,完善中医理论体系; 构建完备的中医骨病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培养专业的中医骨病临床研究创新队伍,推动学术交流,培养领军人物,成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
1. 构建适用于中医临床科研的临床数据平台和学术网络平台利用信息网络、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GCP) 和临床研究评价技术,实现各参与单位临床数据共享,形成临床数据平台,为中医药防治方案的研究和优化临床疗效评价、中医诊疗规律研究、医疗卫生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借助远程教育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辐射全省的学术网络平台,开展各种相关网络培训活动,推动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推广适宜技术,提高整体服务能力与水平。
2. 建设中医骨病生物样本库,完善生物样本库的建设流程,规范化伦理法则,标准化样本处理,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生物样本库,为中医骨伤疾病研究提供强有力地支持和全方位的保障。
3. 退行性骨病重点病种的研究,对中医退行性骨病重点病种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和骨质疏松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队列研究,调查流行病学规律。 研究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的有效方法,以及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案和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集成研究成果,建立中医诊疗规范。 并在全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4. 中医骨病生物学机制研究:基于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开展中医骨病相关生物学机制研究,完善中医基础理论,阐释“肾主骨”生物学机制,探索作用机制清楚、临床效果明确的药物或中药组分。